LED 电影屏加速落地,为何 20 米规格成 “香饽饽”?
2024 年以来,LED 电影屏的落地速度显著加快,成为电影放映领域的一大热点。众多企业纷纷布局,产品不断推陈出新,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在这股热潮中,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:20 米规格的 LED 电影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,受到了广泛的青睐。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?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。
LED 电影屏落地速度加快
(一)院线行业发展的新契机
院线行业市场复苏与竞争内卷并存,促使影院寻求新的经营突破点。LED 电影屏以其卓越的效果优势,如高亮度、高对比度、出色的色彩还原等,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,瞬间成为吸引观众的 “利器”。其自带的科技光环,也让影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城市的 “标杆”,带动了头部影院的人气。此外,LED 电影屏的多元经营属性,为影院开拓了新的盈利渠道,如可举办小型演唱会、大型年会、话剧演出等,让影院不再仅仅依赖电影放映收入,成为了一种可行且极具潜力的经营选择。
(二)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
各地向消费经济升级的动力不断增强,投资新技术院线设施在政策层面得到了更多的加持。拥有顶级影院设施,已然成为消费圈层中心地位以及城市消费等级的重要标志。尤其是年初国家推出设备更新计划,LED 电影屏新型产品被列入其中,成为广电产业重点推动的 “更新” 品类,这无疑为 LED 电影屏的发展注入了一剂 “强心针”,极大地提升了政策层面的友好度,加速了其落地进程。
(三)市场成熟度的显著提升
经过多年的发展,LED 电影屏市场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。众多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投入,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。例如,洲明科技作为第一个获得国际 DCI 认证的中国企业,目前已拥有 5 - 20m 等不同尺寸规格的 LED 电影屏 6 项 DCI 认证,产品能够覆盖全球院线 99% 的应用场景。2024 年初,洲明科技和中影先后突破透声 LED 屏技术,为巨幕 LED 电影市场的发展补上了最后的短板。技术的持续成熟,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,还驱动了产品均价的一定下滑,使得 LED 电影屏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,为其大规模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(四)院线集团的积极参与
院线集团不再仅仅满足于作为 LED 电影屏的 “消费者”,而是主动拥抱这一新技术,积极参与到 “解决方案” 的推动中。中影系、上影系、华夏系等院线大拿们,看到了 LED 电影屏中国企业掌握核心科技、拥有全系产业链所带来的巨大潜力。
未来的院线采购不仅可以不再受制于人,甚至可以通过主动参股等方式结成供给联盟;自主产业链技术有望支撑 LED 电影屏从产品到技术标准走向国际,获得国际话语权;LED 电影屏的独特技术优势,将驱动电影制作到放映的 “技术升级”,对下一代电影规格全球标准以及制作设备标准产生重要影响;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,完全自主的 LED 电影屏技术对于实现从设备、放映到内容的全链产业安全具有特殊意义。基于以上诸多因素,院线乃至主要电影出品商纷纷加入供给侧和标准侧的推动阵营,全面联动的需求与供给,成为推动 LED 电影屏市场在 2024 年陡然加速的重要原因。
为何 20 米规格成为主流?
(一)实现多方面的完美平衡
在电影放映市场中,虽然存在 26 米、30 米等更大规格的巨幕产品,但幕布越宽,高度越大,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场地空间以及更多的消费者来支撑运营。而 20 米巨幕恰到好处地实现了建筑成本、场地成本、容纳观众量规模等多方面的平衡。几乎每一个地域中心城市都能够有条件建设自己的 20 米巨幕影厅,而接近 30 米的巨幕则往往只能在全国范围内的顶级消费中心城市才能见到。这种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,使得 20 米规格成为了行业内最普遍的巨幕规格,为其成为主流尺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(二)高端市场的绝佳选择
选择巨幕高端市场率先突破,20 米规格具有诸多优势。一方面,其示范效应更强。巨幕影厅作为影院的 “招牌”,能够吸引更多追求高品质观影体验的观众,当这些观众在 20 米 LED 巨幕影厅中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后,会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人前来,从而提升整个影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另一方面,20 米巨幕影厅更能承受 “LED 电影屏现有的较高成本”。
目前,LED 电影屏的成本大约是传统投影放映设备的 5 倍,对于一般的 7 米、10 米厅来说,这是一个较大的成本负担。但在巨幕影院中,由于需要专门设计建设建筑空间,放映荧幕在整个项目中的成本占比相对下降。而且应用 LED 电影屏后,巨幕影厅无需额外的投影放映机房,这不仅增加了观众容纳量,还降低了后排噪音干扰,提升了运营体验。
此外,巨幕影厅通常位于消费中心城市的中心商圈,其强大的消费拉动力和回本能力,使其对荧幕成本的承受力更强。同时,在 20 米巨幕市场上,LED 屏和投影放映系统自身的成本差距